播種機的種植對象有哪些?
1636年,希臘制造了首臺臺播種機。1830年,俄羅斯人在動物動力的多軸犁上制作了犁播機。 1860年后,英國和美國等國家開始批量生產動物用電鉆。 20世紀后,采用氣動播種的牽引和懸掛谷物播種機和播種機陸續出現。 1950年代發展精密播種機。中國從1950年代開始引入谷物播種機和棉花播種機。在1960年代,相繼開發了各種類型的懸掛式谷物播種機,離心播種機,通用機架播種機和吸氣播種機,它們也被開發為碾米機。到1970年代,已經形成了兩個系列的種植和大田耕作通用機器以及谷物聯合播種機,并且成功開發了精密播種機。
播種機種植的物體是農作物種子或制成顆粒的包衣種子。根據播種方法,可分為真空播種機,播種機和穴播機三種。 1950年代開發的各種類型的精密播種機可以精確控制播種量,穴(植)距和播種深度。 1970年代開發的氣動播種精密播種機,其播種計量裝置(吸氣,氣壓或吹氣)利用正向或負向氣流以一定間隔排出一排種子,從而實現單孔精確播種。與傳統的機械排種裝置相比,具有播種準確率高,不損傷種子的特點。還有一個機械精密種子計量裝置。懸掛式六行農作物播種機,帶有施肥裝置,可用于大豆,玉米,高粱等農作物的播種和穴播。
本文版權歸網站所有,轉載請聯系并注明出處:
http://127.0.0.1/article-detail/N1QG3k5N